4月27日下午,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学生们,在专业老师任璞成的带领下,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工地考察之旅。
墓葬遗址参观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考古工人们正小心翼翼一层层地发掘,他们的专注与细致,让学生们深切感受到了考古工作的神圣与艰辛。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领队于超老师与付胜龙老师热情接待并耐心讲解了每一个墓葬坑的特点与发掘过程,让学生们了解到这些墓葬埋葬方式与古代的文化习俗,部分西汉时期墓葬则用石头或青砖精心构筑而成,每一砖一瓦都凝聚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汗水。
当抵达现场时,一个正在清理的翁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考古人员细致入微地介绍了翁罐的发现过程及其独特形态,这个翁罐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表面的纹饰和图案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信仰和审美趣味,让大家对古代丧葬习俗有了更深的认识。
墓葬遗址发掘中
考古工具操作实践
洛阳铲勘探
此次考察,学生们不仅亲眼目睹了考古发掘的现场与工作流程,还亲身体验了考古工作的乐趣。在各位专家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动手操作,简单学习了洛阳铲的钻探技术、地层土色的判断、技术探测仪的使用、刮面、找边等田野考古的基本技术与流程,感受到了考古工作的严谨与科学。
同时,还观赏了许多已经发掘出来的文物,如战国青铜剑、战国时期陶豆、汉代时期的铺首陶罐等陶器,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这些文物虽然经历了千年的风霜,但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泽。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尝试挖掘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几片破碎的土陶片。这一发现让学生们兴奋不已,仿佛打开了历史的“盲盒”,感受到了考古带来的无穷乐趣。
此次实地考察,不仅使学生们对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激发了大家对这一领域的热爱与追求,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文物修复与保护的伟大事业中,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学子们,正携手共进,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编辑:朱莹莹)